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昂昂
“要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”“要加快现代易货贸易发展”“要适应防疫常态化”……9月23日下午,部分省政协常委、专家学者齐聚省政协,在十二届省政协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围绕“完善‘湘非’经贸合作平台,推进湖南开放崛起”积极建言献策。
“完善‘湘非’经贸合作平台,推进湖南开放崛起”是今年初由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、省政协办公厅联合确定的省政协2020年度重点调研、协商、监督课题。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高度重视该课题。今年5月至9月,李微微等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,赴省内外多地开展实地调研;9月,通过“中非经贸合作”岳麓论坛征文活动,征集各级政协委员和各行业专家学者优秀论文96篇,5次通过专家座谈会、优秀论文交流会等形式听取各方意见,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建议案提交湖南省委、省政府。
“只有打造好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,推进中非经贸合作长效机制建设,引领湘非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,才能形成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‘湖南模式’。”省政协常委孙易兵第一个发言,他提出要在整体规划上聚焦对非经贸合作举措机制的落地,制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实施方案,并与“十四五”规划进行对接。还要组建湖南省博览局,成立会展集团,进一步完善会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。他还建议省委、省政府立足自贸区平台,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创新政策。
省政协常委朱皖认为,易货贸易能扩大非洲非资源性产品的进口,增加非洲国家的外汇储备,提升其购买力,亦可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“去产能、去库存”。他建议要完善易货贸易行业标准和规范,更新完善已有的现代易货交易规范,联合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,构建易货风险防范体系。
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省政协常委何寄华通过大量调研,提出在“中非经贸博览会”框架下创建一个“湘非数字经贸平台”,让周期性、区域性的博览会经贸活动进一步提升为线上线下融合、境内境外互通、永不落幕的湘非经贸合作平台。为此,他建议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,加快推动湘非跨境电商产业发展;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,务实提升湘非经贸平台建设水平;实施体系化发展路径,有效构建湘非经贸完整产业生态。
省政府参事黄福华建议,要在长沙打造中非贸易服务平台和货物集散中心,以货运航空为主体,重点打造非洲生鲜产品和湖南智能制造的物流便捷通道。培育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国际产业合作体系,重点发展服务贸易;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在非洲开展国际产业输出;推动优势商贸流通企业完善全供应链产业体系。创新“金融+园区+平台”发展模式,设立湖南中非贸易促进发展基金,为湘企提供优质服务。对标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政策优化营商环境,消除贸易壁垒,促进双方资金与货物自由流通,简化湘非贸易企业注册流程,压缩通关时间,降低贸易成本。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责编:彭月娥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邵东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
龚红果到邵东暗访校舍安全等工作 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
付凯军调研督导超期安置工作
邵东市委“两新”工委全体(扩大)会议召开
省督查组来邵东市督查调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
付凯军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:坚守安全底线 科学有效防治
付凯军到邵东市信访局接访:用心用情依法依规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
罗健康到火厂坪镇调度当前重点工作
下载APP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