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6月17日,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。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)
以“东方红一号”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为起点,中华民族走向深空、踏梦远行的探索从未止步。
良言
6月17日上午9时22分,神州十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,向着已等候多时的天和核心舱飞去。此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功实施,将推动中国空间站建设再迈出坚实一步。
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,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,三名宇航员开跑空间站建设的“第一棒”。包括湘籍航天员汤洪波在内的三名航天员,将在太空舱驻留三个月,开展空间物资补给、再生生保、舱外维修维护、设备更换、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操作,为太空站后续任务积累经验。
以“东方红一号”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为起点,中华民族走向深空、踏梦远行的探索从未止步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航天技术跑出了令世界瞩目的“加速度”——从“嫦娥”奔月到“天问”探火,从“北斗”造福人类到空间站开门纳客,中国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,在一些前沿领域实现了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甚至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建设空间站是体现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标志。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,中国已成为目前全球三个能独立发射空间站的国家之一。由美、俄、加、欧、日合作的国际空间站因为设备老化的问题,将在2024年退役并坠毁。届时中国的空间站将会成为唯一在轨的空间站。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,在航天器技术、空间科学实验、航天员选拔训练等领域,与俄罗斯、德国、法国、比利时、意大利等国家的航天机构,以及联合国外空司、欧空局等国际航天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。2016年以来,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,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。目前,已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。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负责任大国的胸襟与担当。
这次神舟再度“问天”,必将在浩瀚宇宙留下更多中国身影、中国足迹,必将在璀璨的银河留下中国人书写的传奇。
本文图片来源:新华社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责编:彭月娥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邵东市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会

九三学社邵阳市昭阳支社完成换届
邵东市老龄委召开202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

刘家豪调研校园食品安全和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
付凯军主持召开邵东市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
邵东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
龚红果到邵东暗访校舍安全等工作 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
付凯军调研督导超期安置工作
下载APP
分享到